
400-123-4657
在这次比赛中虽然有参赛队伍的竞争,但各支队伍充分发挥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赛后亲切的进行了握手,激励对方。
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三年平均就业率98%。学院累计培养各类毕业生17000余名,培训油气化工企业干部员工20000余名,遍布全国各地。涌现出以现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海潮、中国石化浙江石油分公司总经理岑利祥、中国石化江西石油分公司总经理毛陆军、中石化山东石油分公司副总经理冯东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系统劳动模范葛建良、中石化销售企业技能比武金牌获得者何永军、邵中海等为代表的优秀校友。多名毕业生成为中石化、中石油的销售企业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有多人次在中石化销售企业技能比武中获得金、银牌。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建立两年多来,注重专业特色建设与发展,已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超重力二次旋转流技术强化化工“三传一反”过程,2017年4月在国际著名化工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一区+TOP期刊)发表论文,题目是“High-efficiency mixing process in secondary rotating stream”。实验室有不同类型的二次旋转流实验设备用于研究强化反应与传递过程,该项技术符合世界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发展的大趋势,将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工程的诸多领域,将有力助推我国化学工业朝着低碳、清洁、环保方向发展。
学院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1名,实验技术人员6名。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16名,博士19名。
安全学原理、安全管理学、防火防爆技术、安全评价、安全人机工程、特种设备安全、机械与电气安全、安全监测与控制。
浙江海洋大学石化与能源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11月,是学校重点支持、发展较快、特色明显的应用型二级学院,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原舟山石化学校和浙江舟山商校。
2017年5月5日晚,石化与能源工程学院毕业生晚会在杨存国二号厅成功举办。
专业办学水平提升迅速,在2015年的武书连全国高校本科专业排名中,在全国299个化工本科专业教学点中列120位。
化工专业是化学技术学科与工程应用的有机结合体,教学过程与各类实验关系紧密,本专业开办10年来,已建成完善的各类实验实训设施及6个校外实践基地。专业实验室面积约1500平方米,实验设备价值约1800万元,为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专业办学水平提升迅速,在2015年的武书连全国高校本科专业排名中,在全国299个化工本科专业教学点中列120位。
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石油炼制工程、石油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与优化。
学院积极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设有临港石油天然气储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省石油天然气储运技术工程实验室,近三年来主持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30余项,拥有发明专利50余项;学院是中国石化销售企业培训基地,设有“舟山市油品计量检测培训考核中心”、“舟山市石油化工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浙江海洋学院石化培训中心”。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2010年批准设立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归属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发展重点是能源转化与高效利用技术,减低能源使用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涵盖能源清洁转化、石油、煤与天然气化工、绿色合成、绿色新能源与化学转化、环境催化与环境化工等。浙江海洋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于2016年开始首届招生。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工科基础背景知识,掌握化学和能源转化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在石化、煤炭、电力、蓄电等行业从事低碳能源清洁化、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能源高效转化、化工用能评价等方面的生产、设计、管理和科研工作的专业人才。
此次活动不仅体现了队员之间的默契,也体现了他们在游戏当中的智慧,与此同时,也凸显了此次活动的目的。这是一次成功的课外趣味活动,增强了学生们走出寝室,释放自我,更多方位地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养。
学院设有油气储运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安全工程、海洋油气工程和能源化学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油气储运工程二级学科是“十二五”浙江省重点学科,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是浙江省“十二五”、“十三五”新兴特色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是“十三五”重点建设浙江省的一流学科(B类)。学院设有海洋油气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设有海洋油气田开发、海洋油气储运和海洋油气安全工程等3个方向)和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油气储运技术方向等研究生教育。
“阳光奔跑,为青春喝彩”高潮迭起,有“趣味运球”、“呼啦圈过山车”、“跳大绳”、“投个篮吧”、“撕名牌”等等。活动中,参赛人员在成功广场集合,跟随工作人员到活动场地,进行抽签分组,他们时刻遵循一切行动以团队为单位的原则,做到了活动和游戏中互帮互助,充分体现了参赛人员团结互助的精神。一个个游戏环节后,参赛队伍的默契越来越好,最终经过一番的较量后,顺利闯入终极游戏“撕名牌”环节当中,他们努力寻找线索,相互“结盟”,斗智斗勇,经过了紧张刺激的“撕”“跑”后,最终累计分高的前三组分别得到了相应的奖励,令人欣慰的是获奖者的小组主动和未获奖的其他小组分享他们的胜利果实,充分体现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良好美德。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要求,符合油气储运工程发展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专业技能良好、岗位适应性强、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强并具有一定国际视野,从事石化、石油与天然气行业油气储运和燃气输配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油气储运工程“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能力较强。目前有专任教师6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名、讲师3名。同时还聘请中海油、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师。
专业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工程素养的提升,近四年参加浙江省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奖人次名列省内同类高校前列。近5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有相当部分毕业生被中国石化、中海石油等国内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和设计院所录用,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每年毕业生中有8-10%左右的同学继续深造读硕,有3位同学已在南京大学、中科院等知名院校读博。
本专业侧重于石油化工及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和管理,毕业生具备在相关行业从事安全工程方面的研究、设计、检测、分析、评价、监察、管理决策以及教育培训等工作;可报考各级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务员,也可报考本校油洋油气工程(海洋油气安全工程方向)硕士研究生。近年来本校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8%,就业主要去向有石油化工、工程建设、船舶修造、交通运输等大中型国企业以及安全咨询服务及教育培训机构,毕业生职业发展前景良好。
2017年4月7日,石化与能源工程学院在校体育馆举办了2017“石化杯”篮球赛决赛。
第一场比赛在A15储运和A16化工2两支队伍中进行,争夺季军。比赛一开始,空气中便充满了紧张感,先是A15储运队率先取得球权,一气呵成,领先对手二分。 A16化工2也不甘落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投,追平对手。比赛进行到第四节,随着A16化工2放队员精准的一投,双方比分追平。比赛进入到了白热化,双方比分紧咬,最后由A15储运两名队员的配合,在比赛进行的最后一刻,顺利地进入一球,反超对手,赢得了本次比赛的季军。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安全管理、安全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政策方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具备在石油化工行业和领域从事安全管理、安全工程设计、安全检测、安全评价和安全教育培训等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安全工程技术与管理高级应用型人才。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为学校优秀教学创新团队,本专业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教授级高工)4人,副教授(高工)6人,讲师(工程师)5人;学历层次!博士6人,硕士7人;其中3名教师在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多年从事储运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分别担任过总经理、总工或油库主任等职务,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本专业另有外聘教授5人,聘任了油气储运企业25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兼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专业依托临港石油天然气储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临港石油天然气储运安全技术中心)平台,现拥有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1个,与石油化工安全相关的实验仪器设备共计1200余万元;拥有实训基地1个:舟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生产科技服务中心实训基地;实践基地多个: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分公司、中海石油舟山石化有限公司、舟山世纪太平洋化工有限公司、中化兴中岙山石油转运基地、宁波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中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普储油库及大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实践基地。
化工专业学科与高中化学、物理、生物等基础课程关系紧密,化学反应变幻莫测,本专业适合对化学有较强兴趣的同学,建议化学、物理和生物课程成绩较好的同学报考。
本校油气储运工程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为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本专业在培养目标定位上主要是面向石油、石化销售系统和炼化企业、城市燃气行业和天然气仓储行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既结合石油和天然气储运方面的特点,又突出成品油储运与营销方面的办学优势。同时紧密结合油气储运工程建设的特点,注重油气储运工程建设管理人才与储运管理人才的培养。尤其是2014年起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培养油气储运工程现场工程师、现场设计师为目标,加强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青春不散场,此次活动让即将毕业的同学聚在一起,欢度了快乐的时光。祝愿他们,以后的路上永远有我们的陪伴和祝福,希望他们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精彩。
最后由嘉宾许刚同学送上深情的祝福歌曲,向即将分别的同伴送上了真挚的祝愿。
欢迎报考石化与能源工程学院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安全工程专业、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
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工业催化、化工分离工程、能源转化原理(包含电化学原理、传热学原理、传递过程原理)、化工设计与用能评价。
互动结束后播放了来自大二大三各位学弟学妹的祝福视频,视频中各位学弟学妹为即将离校的各位学长学姐送上了真挚的祝福,表达了对学长学姐的感谢。
专兼职教师9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柔性引进汪旭光院士,并与大昌建设集团联合建立了院士工作站。
本专业现专任教师12名,包括教授2名(其中博导1名)、副教授(高工)5名、讲师(工程师)5名,其中8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本专业还聘请了4位大型石化企业、设计院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客座教授,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较强。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在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上升级建立起来的,两个专业的师资与实验室资源共享,拥有完善的各类实验、实训设施及6个校外实践基地。专业实验室面积约1500平方米,实验设备价值约1800万元,为能源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鉴于本专业所学课程大多与物理、化学有关,油气储运工程专业选择物理或化学为高考必选科目。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紧紧依托地方经济大力发展临港石化产业的需求,以舟山绿色石化项目为依托,2007年开始首届招生,并快速成为学校重点支持发展的专业之一。专业既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广度,也突出石化行业特色,主要面向石油化工与炼制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石油化工、能源、环境、精细化工等行业从事技术管理、商品检验、工程设计、经济分析、化工贸易、化工安全生产管理、新产品开发和科研等工作;也可进一步读研深造。
本专业建有较完善的实验实训设施和校外实习基地,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临港石油天然气储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浙江省石油天然气储运技术工程实验室,校内建有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室和油气储运工程学科实验室、石油化工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石油化工实训中心,其中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室包括油品储存及管道运输仿真、油库与加油站设备、油品计量与仪表检测、微机自动付油系统、油气水多相流和天然气储运等实验分室,仪器设备资产1600余万元。在大型石油石化企业中建有校外实习基地8个,其中本校与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是浙江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主要面向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等国家央企及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从事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和相关方面的工作。
第二场比赛在A14储运和A15海油两支队伍中进行,争夺冠亚军。双方队员都拼尽全力,战局十分胶着。在观众的喝彩中,A14储运队投入了一个3分球。比赛进入到第3节,双方比分仍然没有很大的差距,但A15海油队的队员有些体力不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双方比分渐渐的拉开了差距。在第4节中,虽然A15海油队比分落后,但他们依然没有放弃,紧追比分。但最后A14储运队凭着熟练地配合,一个完美的三分弧线映入观众的眼帘,赢得观众一阵热烈的掌声,最后A15海油队惜败位居亚军,由A14储运赢得本届“石化杯”冠军。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工行业发展需要,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化工、能源、环保和材料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性广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有机化学等课程,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学生通过学习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电工电子学、油品应用及管理等专业基础课,以及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油库设计与管理、储运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燃气输配、测量仪表与自动化等专业核心课,学习油罐及管道强度设计、油库电气技术、油品计量及管理等专业选修课(石油储运模块)或天然气集输、压缩天然气技术、液化天然气技术等专业选修课(天然气储运模块),接受油气储运工程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
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石油石化企业、城市燃气企业及设计单位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油品应用、油气营销及管理等工作;也可报考本校海洋油气工程(海洋油气储运方向),或专硕交运通运输工程(油气储运技术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本专业前8届毕业生供不应求,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深受用人单位青睐,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石油石化企业的技术能手和管理骨干;本专业多名校友已走上大型企业的中高层领导岗位。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注重化工过程中“三传一反”的研究、仿真与工业放大,专业基础知识广泛涉及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建议数理化基础知识扎实的同学报考,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特别欢迎动手能力强、胆大心细或喜欢计算机绘图与过程仿真的同学报考本专业。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适合对自然科学感兴趣、动手能力强,对能源工程具有向往的同学申报,建议具有较好物理、化学基础的学生积极报考。
春暖花开,景色怡人。为了让同学们走出寝室,迈开步伐,不再拘泥于学习或者是打游戏,而是劳逸结合,石化与能源工程学院阳光分会4月8日在篮球场和工科楼组织开展了以“阳光奔跑,为青春喝彩”为主题的趣味活动。
晚会开场播放了以各班合照为素材制作的照片墙视频,带动了现场的氛围。主持人开场后,播放了来自贝自燕老师的祝福视频,视频中老师对各位毕业生送上了美好祝愿以及诚挚祝福。紧接着是第一个互动游戏“猜猜我是谁”,让大家猜测集体照上的同学名字。此互动良好活跃了氛围,各位毕业生纷纷跻身其中,欢声笑语。
学院十分重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素质,尤其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建有浙江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能力导向 校企融合——应用型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获得2016年浙江省高等教学教育成果二等奖。学生在国家和浙江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学科竞赛、体育竞赛中多次获奖,近三年获浙江省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一等奖4项,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科技创新类)全国二等奖1项。获全国大学生创新项目5项,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10项。
接着由特邀嘉宾同学带来的动听歌曲。接下来是第二个互动环节,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找东西”、“读绕口令”、“读歌词”、“我想大声告诉你”,游戏惩罚环节吃柠檬也活跃了现场的气氛,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
培养具备工科基础理论、海洋工程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专业知识,适应我国海洋油气工业发展需要,可在海洋油气开发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海洋油气开发方案设计与实施、海洋钻完井工程、海洋平台生产与管理、海洋油气处理与集输等方面工作,系统接受海洋油气工程专业训练的高级人才。
本专业现专任教师8名,包括教授2名(其中博导1名)、副教授(高工)3名、讲师(工程师)3名,全部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本专业还聘请了3位大型石化企业、设计院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客座教授,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较强。